购彩|购彩
购彩2023-01-31 16:05

年前“美丽经济”升温 美甲师:忙得没空喝水******

  中新网1月14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春节临近,90后女生茜茜开心地发了一条朋友圈:经过漫长的预约排队,“过年三件套”总算齐活,接下来就可以安安心心等过年啦!

  春节将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年仪式感。不少年轻人开始准备起自己的新年“三件套”——烫头、美甲、种睫毛,这也带动了相关行业在节前的消费高峰。

资料图:学生展示美甲成品。 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美丽行业”迎高峰 美甲师:忙得没空喝水

  年前哪里的生意最火爆?或许可以去腊月的美甲店、理发店看一看。

  在北京市西单商圈从事美甲行业的林女士,早早在店里布置起了新春火红的装饰。而且从12月起,她发的每条朋友圈都要加上一句“提前预约”。

  “年前的空档还有几个,但剩下的都是些七零八碎的时间了。而且除了要给顾客做指甲,几乎隔5分钟就会有人咨询还能不能预约,忙得水都喝不上,更没空上厕所。”林女士坦言,现在正是行业一年中最忙的时间,甚至要加班到凌晨。

  她介绍,行业里大致将春节档期定为1月7日到1月20日,有些家就在本地的美甲师可能会营业到21日除夕上午。年后的恢复营业时间为1月30日,现在也已经预约出去很多。

  林女士已从事美甲行业近十年,店里也雇了几位员工,加了微信的老顾客就有几千名。她表示,往年春节期间店里一个月的收入就能达到六位数。

  “最晚16:30您一定要过来,千万不能迟到哦,要不后面的就都排不开了。”美睫师辛女士每天都要在微信叮嘱已经预约好的顾客,以尽可能安排更多的客人。

  “因为年前实在太忙了,我们也暂停了之前一直提供的补睫毛服务。补偿的办法是后续接睫毛时升级为加密,或者送优惠券。”辛女士说。

  “店里最近生意好了很多,每天大概能有40多位顾客。”理发师阿亮也进入到了年前的“冲刺”阶段。他所在的理发店今年只营业到1月15日,店长让他们都早早回家,和家人们过个好年。

  除了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全国各地的“美丽行业”也都红火了起来。

  “我想预约老家一个熟悉的美甲师,结果她和我说元旦时候就排到过年了,根本安排不过来,让我下次离过年一个月就和她预约。”想要避开北京高峰期的小夏(化名)也没想到,老家美甲店的火爆程度更甚。

  “现在每天至少能做到晚上十点。”浙江某地的美甲店老板对记者表示,店里从1月12日到除夕已经全都排满了,且都是交定金预约的。

美睫师正在给顾客种植睫毛。 受访者供图

  年轻人的“新年味”,节日经济的新活力

  随着90后、00后年轻人逐渐成为消费的主角,传统节日的消费方式开始涌现出许多新花样,也带来了许多新活力。

  “新年变美变好”的愿望,也在年轻人的脸上,和“第二张脸”手上得以体现。以2022年春节的数据为例,美团APP平台上的“美甲”搜索量自农历腊月十三起快速上涨,且在两天后超越“奶茶”登顶榜首。

  同样以美甲为例,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美甲行业市场规模为1854.8亿元,同比增长25.3%,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达到2662.5亿元,同比增长5.5%。

  曾有节日消费研究专家表示,年轻人不一样的节日消费需求,或许改变了传统节日的一些习俗,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消费风尚,为传统节日增添了新的活力。

  消费火爆的同时,也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反映,年前的美丽行业也会遇到“美甲刺客”“睫毛刺客”,标价不明、价格上涨情况出现。

  “我们在过年期间确实会有提价,以店里最贵的一款上下睫毛套组为例,1月7日到1月21日这段高峰时间的价格为489元,1月21日到2月5日的价格就会降到299元。”辛女士说,但店里很早就在公众号、会员群等说明了价格变动,顾客们可以自行选择。

  林女士则表示,自己店里没有涨价,但是之前推出的一些团购特价等优惠活动在过年期间暂停使用。

  “我们也和顾客直说,确实是为了过年多挣点钱,能过个开心年。很感动的是大多数顾客都对年前优惠减少的情况表示理解。”林女士说,有顾客说自己三个小时屁股都坐麻了,何况美甲师还要不停地画,肩膀肯定都僵住了。“大家相互理解着,生意就好做了。”

  “和旅游旺季宾馆会涨价是一个道理嘛,一年到头就这段时间最赚钱。只要是认真工作的手艺人也不该被低估,只要店里明确告知,作为消费者我能理解。”茜茜说。

  “记得小的时候,妈妈每年过年都要去美发店烫个小卷、染个颜色,回来一个劲儿地问我和爸爸好不好看,我们为了让她高兴也都努力夸赞她,”茜茜说,如今自己也“奔三”了,每到过年妈妈也会问自己,要不要去染个头发做个美甲,这种新鲜又热闹的感觉大概就是妈妈和自己传承的年味之一吧。

  当然,无论你的“过年三件套”是“美甲、美睫、美发”,还是“瓜子、花生、砂糖橘”,或者是“健康的身体、聪明的大脑、富足的钱包”,都是新一年的美好寄托,都是积极生活的前进奔头。

  你过年必不可少的仪式感是什么?(完)

  • 购彩

    青岛:厉行节约 边角料“变废为宝”******

      光明日报记者 刘艳杰 光明日报通讯员 朱天麒

      午餐时间马上到了,青岛市机关食堂冷菜班组的师傅马圣虎连忙将今天的特色小菜“凉拌香菜根”端到了取餐台。

      “食堂每天要切配各种蔬菜,会产生大量的芹菜叶、白菜根、香菜根、萝卜尾等边角料,扔掉了怪可惜。”马圣虎告诉记者,冷菜班组的师傅们想办法“变废为宝”,每天将切下的根、茎、叶洗净,拌上盐或酱油加辣椒、糖、花椒等调味品,制成一道道精美小菜。美味下饭的小菜不仅深受就餐人员的欢迎,而且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

      将边角料“吃干榨净”是青岛市机关食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为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青岛市成立了反食品浪费工作领导小组,将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编制了《机关食堂管理服务标准化手册》,对食材采购、储存加工、餐厨垃圾处理等全流程进行规范。

      “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实施规范化管理、建设数字厨房。”青岛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周先胜介绍,他们把机关餐饮工作全流程分解为94个标准微视频,将每一项工作流程细化和量化。通过标准化食堂建设,达到源头管控标准化、菜品制作标准化、出品品质标准化,实现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品质提升。

      通过动态大数据进行后厨精细化管理也是青岛机关食堂厉行节约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每个餐厅都会根据人数准备食材数量,做到“按需补餐”。尤其在制作素菜的时候,都是一餐盒一餐盒地出菜,这样不仅能保持菜品的质量和口感,还能减少剩余原料的产生。

      在青岛市机关食堂的走廊、墙壁上,一张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宣传海报迎面而来,甚至每张餐桌上,都摆放着“光盘行动”的提示牌,随时提醒就餐者不要浪费食物。

      通过持续的宣传督导,文明节俭用餐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在青岛市机关食堂的餐具回收区,反食品浪费督导员告诉记者,“光盘行动”实施以来,就餐者基本都能做到盆干碗净,餐余垃圾减少了一半。而通过食材的充分利用,制餐区的餐厨垃圾总量也下降了35%。

      此外,2022年,青岛市已将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列为全市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考核和节约型机关创建内容,并组织开展市、区两级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督查,一方面推动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再上新台阶,另一方面也督促广大干部职工养成绿色低碳的健康生活方式。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1日 04版)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购彩地图